
民間中醫(yī)網
電話:139-8860-2154
郵箱:mzzccm@qq.com
手機:13577330218(同微信)
地址: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
溫馨提示:本網站所載經方驗方等內容出于學習分享、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,僅供參考學習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!如自行按內容配制使用,所產生的后果,本網站不承擔一切責任!
現(xiàn)代所說的五谷泛指谷類和豆類,如米、谷、麥、豆類等五谷雜糧。五谷含的營養(yǎng)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其次是植物蛋白質,脂肪含量不高。古代醫(yī)家們認為五谷能養(yǎng)五臟之真氣。1997年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通過了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第一條就是“食物多樣,谷類為主”,它強調人們日常所必需能量和蛋白質應主要由糧食供給,糧食是攝取營養(yǎng)素的主體和根本。
粗細搭配 吃點粗糧
我們日常吃的米、面粉稱作細糧,把玉米(面)、小米、高粱、豆類和薯類等稱作粗雜糧。粗雜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,玉米、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。營養(yǎng)學家認為,每周至少吃3次粗糧,會對健康有所幫助,也使人的腸胃更健康,食欲更強。其中,粗糧含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素。如燕麥富含蛋白質;小米富含色氨酸、胡蘿卜素;豆類富含優(yōu)質蛋白;高粱富含脂肪酸及豐富的鐵;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。
雜食五谷 營養(yǎng)互補
小雜糧含淀粉和蛋白質較多,主要包括的作物有高粱、谷子、蕎麥、燕麥、大麥、糜子、薏苡仁,以及菜豆、綠豆、小豆、蠶豆、豌豆、豇豆、小扁豆、黑豆等。中國中長期食物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研究表明,在供給國人的糧食中,小雜糧應占20%。
版權聲明:
本網站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,都已注明文章來源及作者,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僅作參考。本網站出于學習分享、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、不用于任何商業(yè)盈利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并提供相關書頁證明,我們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(jù)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,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。聯(lián)系郵箱:mzzccm@qq.com